close
本文原刊於2007高雄電影節日報第一期 作者:鄭秉泓
打從上個世紀末,詩人鴻鴻的第一部電影《三橘之戀》在「純十六獨立影展」及後續各藝文場所播映以後,我們就確定了一個事實。鴻鴻的電影,絕對是台灣電影界,極不尋常的異數。
在《三橘之戀》的開場,鴻鴻透過俊傑與馬馬在戲院前的重逢,以及他們一起觀賞楚浮代表作《夏日之戀》(Jules et Jim),向我們暗示他的處女作同樣是關於三角戀情。只不過,這是關於一男兩女,也關於兩女之間的戀愛習題。鴻鴻的第二部作品《人間喜劇》,是一幅匠心獨運的台北拼圖。它宛如當年勞勃‧阿特曼把雷蒙卡佛的短篇小說集或是交織或是平行地改編為洛城22個角色的《銀色性男女》(Short Cuts),為自己身處的當代台北立傳的意圖明顯。至於鴻鴻的第三部作品《空中花園》,主題可不只是關於近似無可救藥的「衣」戀人生。它橫跨劇場、紀實、虛構、裝置、歌舞、實驗等多重影像屬性,它戲中有戲影中有影,它天馬行空妙不可言的臆想,宛如《費里尼的剪貼簿》(Intervista),在虛構、紀實、創作之外,也天衣無縫地自剖了屬於創作者本人的濃情與鄉愁。
在《空中花園》第八段「藏在鞋底的童年」中,女孩拿著一只鞋子,指著鞋底對觀眾說:「這是我的房屋模型,我小時候就住在這麼一個地方」。她鉅細靡遺地對著觀眾解釋鞋底的每一個部分。大的突起是廚房後門的升降梯,小的突起是樹林,綠色的長型橡膠底板是美麗的田野茶園,鞋緣的空隙是大路,每個突起之間的蜿蜒,則成了小徑…。女孩懷念了美好童年之後,才告訴我們,後來她家裡生意失敗,這個「模型」成為她最寶貝的記憶。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而鴻鴻的每一部作品,都自成一宇宙。孤孤單單地繞著鴻鴻自己的腦海星河公轉。於是,我們隨著《穿牆人》,前往鴻鴻精心打造的「不久的未來」,以及「他方」。或許就核心概念來看,鴻鴻的最新作品《穿牆人》,比較近似同樣關乎一男兩女的情愛記憶與追尋的《三橘之戀》的無限延伸。但我個人以為在某種程度上,《空中花園》的第八段,其實更像是《穿牆人》的雛(模)型。
《穿牆人》的靈感,來自法國小說家馬歇爾‧埃梅的短篇小說作品。與其說鴻鴻第一次嘗試奇幻超現實題材,不如說,鴻鴻從第一部作品《三橘之戀》到最新的《穿牆人》,其實殊途同歸。鴻鴻一直在開發、探測、想像關於「界限」的無限可能。《三橘之戀》的界限,存在於性別與愛情之間。在四條主線、七個段落的《人間喜劇》裡,鴻鴻則是把界限當成一把手術刀,精準地解剖你我熟悉的大台北城市。被切割的台北,碎裂成一片片的拼圖,然後被鴻鴻重新拼組、裱框。至於《空中花園》就更勇敢了,從影片的外在形式到內裡的核心概念,解構、挑釁、而後顛覆了那些本質的,如今幾乎已被明確訂定的屬性與界限。
在《空中花園》裡關於物質與文明,人性與慾望,個人與集體,虛構與紀實,想像與創作…等種種的對照、概念與奇想,如今在《穿牆人》中被更具體地耙梳,以更視覺性的意象呈現出來。於是,透過鴻鴻驚人的調度,已被拆毀的高雄紅毛港聚落,以更幽微豐富的視角,同時折射著屬於《穿牆人》男主角小鐵,以及高雄觀眾的集體記憶與鄉愁。於是,威權象徵的中正紀念堂被換裝為無國界的自由廣場,雪白的台南七股鹽山成了世界盡頭,而惡地地形的高雄月世界則是彼端的「他方」。《穿牆人》在虛實中跳躍穿梭的繁複層次,讓我想起了大衛‧林區導演的《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與《內陸帝國》(Inland Empire)。而他把夢境當成過去記憶與現實未來出口的安排,則是讓我想起法國導演克里斯‧馬克的經典短片《堤》(La Jetée)。
又或者,《穿牆人》其實沒如我所想的,那般複雜。聽不見的女孩在二十年後的未來終於聽見,看不見的女孩在對應他方的現實之處最後看見,而小鐵也終於長大、年老。《穿牆人》原來是一部成長電影,如你我所熟悉的。
與鴻鴻三度合作的音樂人劉季陵,以及首度與鴻鴻合作的外籍攝影師包軒鳴,把《穿牆人》妝點得有時像是村上春樹筆下的冷酷異境,有時又宛如拉斯‧馮提爾鏡頭下的末日歐洲。奇幻元素並沒有因為兩千萬新台幣的拮据製作經費而遭到偷工減料的犧牲,用心的勘景與技巧性借助攝影視角及大量濾鏡背投等特殊效果的運用,讓《穿牆人》照樣洋溢著獨特未來風味的瑰麗迷離質感。《穿牆人》絕對自溺,但那是充滿著「自覺」的陷溺。因為它來自創作者的自信。鴻鴻的勇氣,讓原本可以拍得很「類型」的《穿牆人》,成為一首並不是太容易閱讀,卻又餘韻不絕的影像詩篇。
無論以詩入影,還是以影作詩,鴻鴻的每部電影作品,都是一首精彩的長詩。
打從上個世紀末,詩人鴻鴻的第一部電影《三橘之戀》在「純十六獨立影展」及後續各藝文場所播映以後,我們就確定了一個事實。鴻鴻的電影,絕對是台灣電影界,極不尋常的異數。
在《三橘之戀》的開場,鴻鴻透過俊傑與馬馬在戲院前的重逢,以及他們一起觀賞楚浮代表作《夏日之戀》(Jules et Jim),向我們暗示他的處女作同樣是關於三角戀情。只不過,這是關於一男兩女,也關於兩女之間的戀愛習題。鴻鴻的第二部作品《人間喜劇》,是一幅匠心獨運的台北拼圖。它宛如當年勞勃‧阿特曼把雷蒙卡佛的短篇小說集或是交織或是平行地改編為洛城22個角色的《銀色性男女》(Short Cuts),為自己身處的當代台北立傳的意圖明顯。至於鴻鴻的第三部作品《空中花園》,主題可不只是關於近似無可救藥的「衣」戀人生。它橫跨劇場、紀實、虛構、裝置、歌舞、實驗等多重影像屬性,它戲中有戲影中有影,它天馬行空妙不可言的臆想,宛如《費里尼的剪貼簿》(Intervista),在虛構、紀實、創作之外,也天衣無縫地自剖了屬於創作者本人的濃情與鄉愁。
在《空中花園》第八段「藏在鞋底的童年」中,女孩拿著一只鞋子,指著鞋底對觀眾說:「這是我的房屋模型,我小時候就住在這麼一個地方」。她鉅細靡遺地對著觀眾解釋鞋底的每一個部分。大的突起是廚房後門的升降梯,小的突起是樹林,綠色的長型橡膠底板是美麗的田野茶園,鞋緣的空隙是大路,每個突起之間的蜿蜒,則成了小徑…。女孩懷念了美好童年之後,才告訴我們,後來她家裡生意失敗,這個「模型」成為她最寶貝的記憶。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而鴻鴻的每一部作品,都自成一宇宙。孤孤單單地繞著鴻鴻自己的腦海星河公轉。於是,我們隨著《穿牆人》,前往鴻鴻精心打造的「不久的未來」,以及「他方」。或許就核心概念來看,鴻鴻的最新作品《穿牆人》,比較近似同樣關乎一男兩女的情愛記憶與追尋的《三橘之戀》的無限延伸。但我個人以為在某種程度上,《空中花園》的第八段,其實更像是《穿牆人》的雛(模)型。
《穿牆人》的靈感,來自法國小說家馬歇爾‧埃梅的短篇小說作品。與其說鴻鴻第一次嘗試奇幻超現實題材,不如說,鴻鴻從第一部作品《三橘之戀》到最新的《穿牆人》,其實殊途同歸。鴻鴻一直在開發、探測、想像關於「界限」的無限可能。《三橘之戀》的界限,存在於性別與愛情之間。在四條主線、七個段落的《人間喜劇》裡,鴻鴻則是把界限當成一把手術刀,精準地解剖你我熟悉的大台北城市。被切割的台北,碎裂成一片片的拼圖,然後被鴻鴻重新拼組、裱框。至於《空中花園》就更勇敢了,從影片的外在形式到內裡的核心概念,解構、挑釁、而後顛覆了那些本質的,如今幾乎已被明確訂定的屬性與界限。
在《空中花園》裡關於物質與文明,人性與慾望,個人與集體,虛構與紀實,想像與創作…等種種的對照、概念與奇想,如今在《穿牆人》中被更具體地耙梳,以更視覺性的意象呈現出來。於是,透過鴻鴻驚人的調度,已被拆毀的高雄紅毛港聚落,以更幽微豐富的視角,同時折射著屬於《穿牆人》男主角小鐵,以及高雄觀眾的集體記憶與鄉愁。於是,威權象徵的中正紀念堂被換裝為無國界的自由廣場,雪白的台南七股鹽山成了世界盡頭,而惡地地形的高雄月世界則是彼端的「他方」。《穿牆人》在虛實中跳躍穿梭的繁複層次,讓我想起了大衛‧林區導演的《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與《內陸帝國》(Inland Empire)。而他把夢境當成過去記憶與現實未來出口的安排,則是讓我想起法國導演克里斯‧馬克的經典短片《堤》(La Jetée)。
又或者,《穿牆人》其實沒如我所想的,那般複雜。聽不見的女孩在二十年後的未來終於聽見,看不見的女孩在對應他方的現實之處最後看見,而小鐵也終於長大、年老。《穿牆人》原來是一部成長電影,如你我所熟悉的。
與鴻鴻三度合作的音樂人劉季陵,以及首度與鴻鴻合作的外籍攝影師包軒鳴,把《穿牆人》妝點得有時像是村上春樹筆下的冷酷異境,有時又宛如拉斯‧馮提爾鏡頭下的末日歐洲。奇幻元素並沒有因為兩千萬新台幣的拮据製作經費而遭到偷工減料的犧牲,用心的勘景與技巧性借助攝影視角及大量濾鏡背投等特殊效果的運用,讓《穿牆人》照樣洋溢著獨特未來風味的瑰麗迷離質感。《穿牆人》絕對自溺,但那是充滿著「自覺」的陷溺。因為它來自創作者的自信。鴻鴻的勇氣,讓原本可以拍得很「類型」的《穿牆人》,成為一首並不是太容易閱讀,卻又餘韻不絕的影像詩篇。
無論以詩入影,還是以影作詩,鴻鴻的每部電影作品,都是一首精彩的長詩。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